4月27日下午,对外汉语学院邀请原上海师范大学校长、中国当代教育名家、对外汉语学院党建工作室督导杨德广教授为师生作题为“锤炼强大自我,建设强大国家”的人生导师沙龙讲座。在讲座中,杨教授分享自己的抗疫经历与感受,坚定青年学子坚持“动态清零”的决心,强化了在抗击疫情时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学院近百名学生以腾讯会议方式参加。
近来,新冠疫情袭击上海,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讲座伊始播放了一段杨教授在家中用悠扬的笛声向支援上海的医护人员表示由衷感谢的视频。杨教授分析了当前新冠疫情发展情况、特点以及现存的“共存论”“躺平论”“动态清零”三种防疫政策,并指出,“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不同于其他国家采取的“共存”或“躺平”的应对政策,我国以具体国情为出发点,基于党的初心和宗旨,本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坚持“动态清零”的政策。这不仅体现了我国永远把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的决心,还彰显了我国的科学决策和制度优势。随后,杨教授着重讲述了自己在疫情防控期间是“如何看”以及“如何做”的。他认为,面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要看主流,要有必胜的信心,要相信党和政府,明辨是非,理解包容,弘扬正能量。此外,杨教授结合自己在防控期间阅读学习、运动锻炼、关注时事动态以及坚持公益事业、服务高校防疫等经历,鼓励同学们要理智、全面地看待问题,要做好自己、管好自己,坚信在党的带领下,众志成城,我们必然会打赢这场抗疫战争。最后,杨教授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希望:要正视现实,提升强大的自我;要自律自强,锤炼强大的自我;要增强免疫力,发展强大的自我。
讲座后,师生们表示深受启发。本硕党支部的曾婧婧同学在讲座之后更加明白了疫情下新时代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她表示:“作为一名党员,我们自身需要坚定信心,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榜样,主动参与志愿活动,这是我们党员同志义不容辞的责任。”杨教授在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之余还不忘记学习的可贵精神也激发了学生们的思考。2021级语言学党支部的刘叶晟同学说:“作为学生党员始终不应忘记要好好学习,提升自己的本领为祖国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2019级语言学党支部的邢莉莉同学也表示:“听了杨老师的讲座,我更坚定了接下来的所做之事:配合学校的防疫工作、积极为周围同学服务、勤思考、多阅读,更加惜时与自律,这样才不枉费这段慢节奏的时光。”
(供稿、图片:对外汉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