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队伍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持续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自9月下旬起,依托各二级学院青年教师协会组织青年教师围绕“赓续红色基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嘱托,做新时代‘大先生’”“立足本职,当好服务国家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等主题开展师德师风大讨论。各二级学院结合学科特点、教师成长成才规律,通过专题报告、优秀教师访谈、交流研讨等形式,进一步凝聚青年教师的思想共识,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和立德树人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学院青年教师积极参加活动,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争做“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新时代“四有”好老师。
人文学院刘晓谈到,正所谓“教书育人”,传授知识和培养德性是分不开的,两者都是老师的重要责任。《论语》曰: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可以说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作为一名老师,拥有丰富的知识当然是必备的职业技能,有一个良好的师德师风更是从事这个职业的基础。不断巩固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抱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作为一名高校老师的本职工作,同时也是我们立足本职,当好服务国家发展的排头兵和先行者的机会与职责。作为一名高校年轻老师,同时也是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赓续红色基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做新时代的“大先生”是吾辈的义务,应当时刻铭记于心。
教育学院吕霞谈到,新时代教育的目标是立德树人,从杨德广老校长分享的自己苦难的童年、艰难的青年、磨难的十年、奋起的中年到幸福的晚年,我深深地感悟到,知识就是力量,教育改变命运。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更应该担负起立德树人的使命,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添砖加瓦。在聆听了杨德广老校长分享的学术生涯后,我也更加明确了高校教育工作,除了完成事务性工作以外,应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多读、多听、多问、多写、多思考;秉承精心与专心,坚定决心与信心,合理规划,身先示范,才能真正发挥育人作用,创造人生价值。
学前教育学院朱晶晶谈到,炼成大先生,首先要树大德。“树大德”在教育的体现就是立德树人。德育是教育最根本的任务,也是所有教育的灵魂和枢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正人必先正己,只有不忘初心使命,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甘为人梯、甘当铺路石,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成为新时代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教书育人的奋进者。炼成大先生,还要立大志。培养大先生,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责任,聚焦人民对高质量教育向往的需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矢志不渝、努力奋斗,不断启迪学生、感召学生、赢得学生。作为好老师,更要明确自己的教学职责,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国培育可造之才。只有这样,好老师才能扛起“大先生”的大任,真情投入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
哲学与法政学院周立民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改革。在对教育工作的指导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论述,这些论述不仅为我国教师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教育改革实践提供的思想观和方法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唯有牢记总书记的教诲,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统筹谋划课程改革的各项任务,一肩“实干”、一肩“担当”,肩负起教育兴旺的大旗,去回馈党和人民对教育者的信任,回应总书记对于教育的殷切期待。我们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传统,强化榜样引领感召,挖掘宣传身边可学可做的教师模范典型,让身边人讲好身边事、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要常态化推进师德师风涵养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涵养高尚师德。
商学院姚沁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心系教师、关爱教师,对教师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大先生”等殷切期望。我们应该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牢记于心,不仅要做传授知识的教书匠,也要成为呵护学生成长、塑造学生品行的引路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要不断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教学方法,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用贴合学生实际需求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同时,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主动深挖课程思政内容,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音乐学院器时璇谈到,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承担着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的重任,我们要不忘立德树人的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把个人的成长和教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复兴紧密相连。做好党的思想的传播者、践行者。不断提升自我各方面的能力,切实上好每一节课,站稳三尺讲台,让学生有所学、未来有所用。同时用润物无声的影响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扎根中华大地,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从而不负“教师”这两个沉甸甸的字眼。
美术学院付威谈到,言传身教,身教胜于言传,师德师风并不来源于外在道德律令的强制与干涉,而是来自于主观的内在自我塑造,作为一名教师时刻提醒自己的道德准则,提高自律意识,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除此之外,师德师风不仅仅是从个体出发,而是教师群体的问题,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需要确立社会的集体意识与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以“功崇惟志,业广为勤”寄语青年一代,只有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开启指路明灯。正如总书记所说“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师“四个引路人”的角色建构内在规定了厚植师德师风的具体要求,我们要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数理学院岳晓婷谈到,教师的人格是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始终贯彻于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当今社会有时还会出现教师违反师德师风的事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部分教师没能保持教书育人的初心。广大一线教师一定要谨记自己肩负的责任,要用“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时刻提醒自己。师德构建于教书育人的实践之中,我们要保持一颗学习的心,不断成长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才能真正做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龙艳花谈到,师德立,则教育兴;师德兴,则教育强。“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老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使命。我们要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目标,同时赋能学校学院发展。在本科教学中做到“站得住讲台,带得起大创”;在研究生教育中注重因材施教,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要通过各类竞赛、学术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要以国家的迫切需求为导向,引领个人的科研方向;要平衡好家庭和工作,每天专注一点点,一步步朝着“大先生”的目标靠近。
建筑工程学院孔静静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曾讲到“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教师职业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教师在教书育人中,除了言传,更要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为来教育、影响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