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一品”二级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案例(四)

作者:发布时间:2023-12-01浏览次数:40

【美术学院】以开展志愿服务为载体推动师德师风建设

美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教师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和优势带领学生开展多项志愿服务工作,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教师们积极承担起社会公民的责任,为社区和学校做出贡献的同时也向学生展示了积极向上的行为榜样,增强了教师的社会责任感。

专业教师参与“艺美乡村,绘梦中国”项目指导奉贤区奉城镇乡村规划

环境设计专业教师结合专业特色将环境设计与公益服务相结合,充分发挥了专业服务社会的力量。作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教师平时的授课压力并不小。尽管如此,他们还是从繁忙的教学中挤出时间投身社会服务项目。

他们免费为浦东三林中学设计利用集装箱改造植物实验室,提倡生态低碳环保理念。起初这个仅仅是一个学校STEM发展项目,团队接手后,大胆设想在集装箱中设计适合植物生长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环境,在无土栽培的条件下,比照若干植物的生长状态。利用废弃的集装箱完成设计,在设计中体现出来了生态、环保的理念。

专业教师为浦东三林中学设计改造植物实验室效果图

他们为松江石湖荡镇和金山区枫泾镇提供乡村环境改造设计服务,为这两个镇下属的两个村进行环境设计,通过合理的区域划分,功能区域的改造,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增加当地村民就业、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

专业教师为松江石湖荡镇和金山区枫泾镇提供乡村环境改造设计服务

此外,他们还为上海慧灵服务机构自闭症儿童中心进行环境设计。在前期,团队共同进行文献检索、文献阅读和撰写文献综述,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让每个成员快速熟悉有关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必要基础知识。成员从环境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大龄自闭症患者日间托养机构的实地调研,结合相关环境设计理论,设计出能切实地帮助上海慧灵服务机构的室内外环境。成员坚信,优良的环境不仅可以从使用功能上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引导与教育环境的使用者。

专业教师为上海慧灵服务机构自闭症儿童中心进行环境设计

在达成共识后,紧接着便是在实践中进行磨合。2020年12月份,整个团队赶往了位于上海市闵行区的上海慧灵服务机构进行志愿服务,采用实地访谈、观察、问卷和测量等多种方法方式去深入了解服务机构工作人员的一线需求和设想。在与工作人员的谈话沟通中,他们了解到合理的环境设计对这些孩子的重要性。

专业教师在上海慧灵服务机构实地访谈并听取需求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终于在2023年4月22日这个机构正式投入使用。当天团队的指导教师陈新业老师还接受了电视台的采访,介绍了这个项目的实施过程,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改造后的上海慧灵服务机构自闭症儿童中心实景图

团队指导教师陈新业老师接受上海电视台采访

美术学院坚持将课堂教育融入到社会志愿服务中。从普通学校到大龄自闭症群体、从现代城市到美丽乡村,虽然面对不一样的人群,但是服务社会的初心一直没变。高校教师拥有专业知识,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今后学院将继续通过将专业教学与社会志愿服务紧密结合,带领更多的教师走进社会大课堂,发挥专业优势、贡献才学能力,在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磨砺本领,在本领提升中升华精神境界、淬炼本质。进一步增添社会温度,成为传递积极向上向善正能量的桥梁和纽带。


【影视传媒学院】匠心守初心  潜心育“人师”——进一步发挥教工党支部师德把关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强教必先强师。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建设教育强国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影视传媒学院是以影视表演、制作与传播,新闻传媒报道与研究为主体的,以培养应用型本、硕人才为特色的学院。学院教师和学生要积极承担起思想宣传作用,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以传播社会正能量为己任。学院目前有6个教工党支部,党支部书记同时还担任着学科点负责人、专业负责人等学科建设和教学思政改革的重要岗位。因此,以教工党支部为载体,严把艺术类、传播类高校教师的“师德关”显得尤为重要。学院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师德把关路径。

党建引领 搭建平台

夯实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使教师党支部成为涵养师德师风的重要平台;建好党员教师队伍,使党员教师成为践行高尚师德的中坚力量。重视在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推广实施教师发展党员“四看”工作法,着重考察其在政治立场、理论武装、立德树人、科研攻坚等方面的模范带头作用,完善学院领导干部联系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制度。开展好“三会一课”,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各项制度,通过组织集中学习、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经常开展谈心谈话、组织党员教师与非党员教师结对联系等,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对教师的政治引领和生活关心、事业关心、思想关心,涉及教师利益的重要事项、重点工作,及时征求教工党支部意见。

学院领导开展专题党课

榜样引领 树立典范

近年来,学院多位党员教师荣获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校第七届师德楷模、“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因此学院利用教工党支部的平台,及时开展“匠心守初心、潜心育‘人师’”师德师风系列分享会及主题教育,用他们的感人事迹诠释师德内涵,树立典范,加强榜样引领,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不断深化。此外,学院党委每年认真遴选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奉献精神佳、群众基础好的党员教师骨干与新进校教师“一对一”结对,加强思想引领和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业务指导,帮助他们缩短适应期,不断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

上海市“为人为师为学”先进典型、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朱恒夫教授分享从教经验

学院举办师德师风系列讲座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2023级新生班导师工作交流分享会

青年导师计划

分类实施 注重实效

学院6个教工党支部按照理论型、创作型、制作型、传播型、服务型等各类教师的具体情况,进行统筹编制。因此在进行学院整建制课程思政改革、实践育人时,各支部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分享与交流,同时支部之间互相搭建平台,进行联合打造,做到各有侧重、点面结合。以红色动漫大赛为抓手,第三教工党支部联合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与东海职业技术学院相关党支部联手进行艺术创作,获奖作品进入了学习强国(上海学习平台)红色动漫巡展。由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纪念馆)和学院联合出品的原创沉浸式戏剧党课《觉醒青春》于10月18日在龙华烈士纪念馆首演,获得多家媒体报道。其中编剧、导演、拍摄指导和剪辑指导均为党员教师。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第四季“伟大工程”系列示范党课《青春心向党,筑梦新时代》,采用了“青春讲演剧”的艺术形式,以“演讲+影视+戏剧+现场采访”的文艺组合拳,声情并茂串联起百年历史激荡中青年的真理探索和人生选择。学院的党员教师和本科学生,台前幕后,辛苦付出。

红色动漫巡展

“伟大工程”系列示范党课《青春心向党,筑梦新时代》

各党支部联合排演沉浸式党课《觉醒青春》

前置把关 一体设计

在学院开展人才引进工作前把好“师德关”,除考核引进人才的学术能力之外,还要对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情况进行充分了解,从而引进清流,促进学院学科发展。此外,针对教师在年度评优、职称评聘、社会活动等关键环节,进行一体化设计,从“把好师德关”的角度进行深入研究,使得最终成果既能够体现教师价值的自我实现,又能使其人格魅力辐射课堂内外。

区域党建 贯通引领

将学院“高本贯通”合作与区域化党建相结合,本科院校的引领作用不仅体现在专业上,还体现在教工党支部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推进上,有效促进高职院校教师在贯通过程中全方位提升自身素养。与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数字娱乐中心党支部开展共建,在疫情期间联合中等职业学校等六个党支部以画笔为戈,抗击疫情,指导的多个学生作品被学习强国平台展示。

第三教工党支部活动

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保证,将高校基层教工党支部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推进者和实践者,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作用和示范效应,将党建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影视传媒学院以教工党支部为载体,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提升师德师风建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将把关对象夯实在艺术类、传播类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路径研究上,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正能量宣传。


【体育学院】 “三个聚焦” 扎实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近年来,体育学院承担了学校大学公共体育改革,逐步构建起了14门俱乐部课程,搭建《大学体育与健康》线上教学课程,以体育作为育人载体,提出“线上线下一体化”和“三位一体”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推动了体育教师育德能力提升。

聚焦体育教学改革 着力提升立德树人能力

学院经过不断探索实践,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师范生公共体育教学改革方案,紧紧围绕体育核心素养的“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三要点,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规格,构建融“线上体育知识和师范生体育技能教学、线下专项知识和技能教学、智慧体育平台”为一体的公共体育教学模式。丰富了育人环境,要求教师在授课时提升立德树人能力,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教师耐心讲解技术动作

学院承办上海学校体育课程十年回顾与发展论坛

聚焦培养育德能力 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精心培养体育专业教师,邀请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专家讲座,对体育教师进行专业引领。院工会搭建青年联谊会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理论学习、研讨活动,让教师了解“三位一体”的师范生公共体育教学内涵;邀请优秀教师分享教学、科研经验,如:如何平凡的每一堂课、重塑自我及体育及教育的认识等。鼓励青年教师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利用好线上线下平台,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提升德育意识。支持教师积极申报课程思政教育项目,提升育德能力。学院《太极拳》、《跆拳道》2门课程获批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专项建设项目。

学院为青年教师提供专题讲座培训

学院举办青年教师教学竞赛

聚焦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创新人才培育中心

体育育人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学院成立了“体育创新人才培育中心”,以“体育塑造人生、创新成就未来”为建设理念,配有体育+X实训室1间、微格教室2间、技战术分析室1间、研讨室1间,智慧化体质健康监测设备、人脸识别与健康评价追踪系统,高清录播设备等先进设备。在提升体质健康水平的同时,培养大学生“体育素养”,形成与“上师大精神”同频共振的校园体育文化,为教师育人育德提供全新的体育创新平台。

体育创新人才培育中心揭牌仪式

体育创新人才培育中心

多措并举 大学体育教学改革见实效

学院获批了校大学生体育素养地高大项目;出版了普通高等学校“互联网+”立体化教材《你好,大学体育》。教师在第四届上海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在第四届长三角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中,获二、三等奖。组织学生参加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在网球、乒乓球、篮球、田径等众多项目中斩获奖项。

体育教育具有实践性强、体验感丰富、师生交流多的特点,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三位一体”的师范生公共体育教学模式,让师生在参与体育活动中提高运动技能,更得到了是品格的培养、精神的锤炼。体育专业教师可以根据“立德树人”的教育要求,在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及教学反馈等方面,利用智慧体育技术展开全面探索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在运动的中引领学生健康向上,培养诚实守信、公平公正、自我裁决、互相尊重的精神。

学院将继续积极探索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以体育人、以体育心、以体育德、以体益智,在提升体育教师育德意识、育德能力上贡献体育学科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