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一品”二级学院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案例(五)

作者:发布时间:2023-12-08浏览次数:18

【数理学院】“3+3+3”模式推动学院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是立院之本,师德是立院之魂。近年来,数理学院致力于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高校教师队伍,做到“三个落实”,用实际行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国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作用。

落实“三重”管理,强化师德师风体系培育,完善师德师风制度建设

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应该是师德师风,师德师风建设是数理学院常抓不懈的工作,既要有严格制度规定,也要有日常教育督导。

其一,思政导师制度。数理学院持续开展思政辅导工作,通过数言思语工作室平台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精准化思政育人,为本研学生扣好人生第一颗扣子,发挥了隐形课堂的作用,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其二,班导师制度。为实现育人力量在一线汇合,数理学院建立班导师机制,为每个班级配备1名班导师,班导师贯穿四年大学生活。通过这样的机制设计实现有序、有效下沉一线,实现学业辅导、心理疏导、职业引导、科研指导。

其三,社团导师制度。数理学院积极引领青年教师深入学生活动一线,其中5位青年教师担任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对学生的社团活动进行专业指导。

落实“三阶”平台,强化教师立德树人职责,树立教师育人先进典型

物理系教师党支部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高校

“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名单

一是党建引领平台。数理学院以党员教师队伍为基点,以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为杠杆,带动整个学院的党建工作与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融合、相得益彰。近年来,数理学院物理系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建设名单;物理系1名教师当选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全程参与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2022年的大上海保卫战期间,学院专业老师和辅导员积极奋战在“停课不停学、不停教”和保卫校园安全的两条战线上。

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林方婷老师

二是课程思政平台。数理学院为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开展了课程思政说课比赛,参赛教师结合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普通物理实验等课程的学科特点,选取教学片段,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探索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有效路径,绘就全员育人“同心圆”。

学院举办课程思政比赛

三是实践育人平台。数理学院教师带领学生多次在上海市“知行杯”大赛中斩获佳绩,1名辅导员老师荣获上海市“知行杯”优秀指导教师荣誉;通过全员育人,学院连续第七年获评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023届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率达到87%,连续三年获评“高质量就业奖”;1名辅导员老师荣获上海市就业工作先进个人。此外,学院在第十七届“挑战杯”国赛中荣获二等奖,在第十八届“挑战杯”市赛中又摘得一等奖。

学院连续7年荣获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学院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落实“三全”育人,打造师生成长共同体,促进师德师风提质增效

一是强化科研育人本职。数理学院天文团队师生共同自主研发了一台低频射电望远镜,作为2022年南极第39次科考的重要任务,首次实现了我国在南极地区中山站的中性氢天文观测,同时开展了电磁环境等关键测量,为国家南极科学战略打下了重要基础。

学院完成南极第39次科考重要任务

二是营造尊师重教氛围。数理学院连续开展“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好导师”评选,涌现出了不少优秀教师代表。李中凯老师荣获校第六届“师德楷模”,郑小琪老师荣获校第一届“我心中的好导师”,郭谦老师和王飞飞老师荣获第二届“我心中的好导师”,余志先老师荣获校第四届“我心中的好老师”,学院学工办荣获2022年度校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学院每年隆重举行教工大会教师表彰仪式,弘扬尊师风尚。

“我心目中的好导师”——郭谦、王飞飞

数理学院将继续对标师德师风的评价标准,构建和实施日常师德师风建设体系。推动班导师、辅导员、班导生、优秀校友等全员育人群体的有机互动。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守正创新。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相结合。


【生命科学学院】党建赋能育师风 科研育人立师德

生命科学学院党委积极探索“党建赋能育师风、科研育人立师德”的实践载体,以教师党员深度参与大学生党员发展及教育工作发挥党建育人作用;以“生物卓越创新班”和“海燕计划”的教学改革,凝聚高端人才发挥科研育人作用;以“走进生科院”、“园艺学堂”等育人载体,引导学院教师竞相绽放育人的智慧和光芒,于润物细无声中涵养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党建赋能育师风

学院党委从各教工党支部选派优秀教师党员担任入党积极分子培育考察联系人;培育教师党员从教学科研走向党建讲台,戴绍军教授、王全华教授担任校级党员大课堂的讲师,青年教师殷子为担任党的二十大理论宣讲团成员。他们将学科领域研究与国家战略紧密结合,从“明道、信道”到面向师生的“传道”,形成了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成效。

戴绍军教授、王全华教授走进党员大课堂

校党的二十大理论宣讲团成员——殷子为老师

科研育人立师德

学院党委通过汇聚高端人才推动教学改革,形成了以黄继荣教授为引领的“生物科学创新班”全新教学模式。依托上海市植物分子科学重点实验室的学术资源,先后邀请了包括6位中科院院士在内的十多位顶尖专家学者赋能授课。2022年第一届创新班毕业生以80%的升学率和丰硕的科研成果实力“出圈”。

专家学者来我校赋能授课

学院启动园艺专业“海燕计划”,依托全校首个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培养新型园艺人才。

园艺专业“海燕计划”

学院打造了以“科学·人生”系列科学精神养成讲座、“走进生科院”系列专业认同教育活动、“园艺学堂”特色育人品牌项目,形成了以“科研育人”为核心,具有浓厚专业色彩的一体化“三全育人”体系。

“走进生科院”系列专业认同教育活动

“园艺学堂”特色育人品牌项目

经过不懈努力,学院党委结合人才高地的优势,已经建成一支以高端人才为引领、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体,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在多项举措下,学院营造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杨仲南教授获2021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黄继荣教授和黄学辉教授2021年、2023年分别获上海师范大学师德楷模荣誉称号。

2021年上海市“四有”好教师(教书育人楷模)提名——杨仲南教授

第六届校师德楷模——黄继荣教授

第七届校师德楷模——黄学辉教授

高校教师在对大学生政治引领中、与大学生思想交流中不断反思与积累育人经验,不断孕育高校教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教师本身的道德修养逐渐浮出鲜活的闪光点,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今后学院党委将继续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思路的转变,更加注重生动、丰富的“价值引领”型建设。让教师的自我价值、职业伦理、理想情怀与高校教师鲜活的教学实践等相结合,让教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和经验对教师职业情感、意志、信念进行反思,以良好的德行指导教书育人实践,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育德意识,注重“发挥作用”型建设。让教师真正从价值认同走向行为认同,搭建更多的载体去发挥作用,从而实现教师育德能力的递进,从理解、感悟的“明道信道”到践行、深刻的“知行合一”。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推进学研编讲课程思政行动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党委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贯彻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把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开展学研编讲课程思政行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教书育人能力。

学:营造课程思政学习氛围

学院党委率先集体学习,注重顶层设计,出台课程思政实施方案,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组织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不断完善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激励体系。充分发挥党支部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教工党支部以组织力提升计划为契机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等。邀请上海课程思政教学名师、教创赛课程思政组上海市赛特等奖获得者等为学院老师传经送宝。

获奖教师刘新玲老师在教工大会上进行课程思政展示

上海高校教创赛课程思政组特等奖、上海高校

青教赛一等奖获得者沙风老师为教师传经送宝

研:形成课程思政教研成果

早在2015年,学院教授在《化学教学》分两期连载《科学知识观刍议》,强调更新知识观,重视知识的隐性因素,改进知识的教学。其后,学院教师发表多篇论文,探讨如何强化课程的育人功能。学院调整科研工作量计算方法,把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课程思政类教研论文等同SCI A类论文,积极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以教研成果为依托进行教学改革。

学院成立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上海课程思政教学名师贾能勤教授在课程思政教育论坛做报告

编:出版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化一党支部联合其他党支部开展征选,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精选(化学化工类)》。案例集以党员教授为主体,国家级人才、长期从事教法研究的教师、海归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参与完成,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科学精神等多角度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旨在先行探索为化学化工类课程思政建设积累经验。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精选(化学化工类)》

讲:开展“学生讲课程思政”

在全国率先开展“学生讲课程思政”活动。选拔组建以党员师范生为主体的学生讲师团队,录制线上微课点击过万,先后走进新生***、党章学习小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以及军训连排活动等进行授课,师生反响热烈。第二季活动探索建立“1+2+X”实践机制,搭建学生讲师“理论学习+实践服务”两大平台,打造中学授课、网络微课、爱心学校、山区支教等X项实践项目。

“学生讲课程思政”第二季启动仪式

“学生讲课程思政”活动进课堂

五年来,学院以课程思政为特色的集体行动获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上海市工人先锋号、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上海市教育先锋号、上海市教育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等荣誉。教师课程思政课程获批5门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一流课程等,在中国大学慕课平台上线开课,被新华网平台转载累计学习人数近25000人。学院教师获评上海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上海高校青年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演一等奖等。出版国内首本化学化工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获批校课程思政教改项目十余项,发表课程思政教研论文近十篇。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科创竞赛质量和数量大幅提高,获挑战杯全国金奖、“互联网+”市赛金奖。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服务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报道;“学生讲课程思政”学生讲师直博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教卫动态》、上海基层党建网等多次报道学院课程思政工作。

上海基层党建网首页报道

高校要建设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将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贯通其中,必须抓好课程思政建设,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作为理工科学院,有着其自身特点。今后学院将继续基于自身的学理属性、知识特征、授课目的等来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理工科课程思政育人的独特优势,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学院党委将紧紧抓住政策、内容、路径、场域、对象五个维度,进一步引导教师将开展课程思政的自发行为变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促使课程思政理念形成广泛共识,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全面提升。